欢迎访问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今天是:
院长微信
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资讯
精准打击 “智”疗肿瘤 ——记河南省临床重点专科之市一院肿瘤科
发布时间:2025.03.11            发布人: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手机阅读本文
字号调整:

肾病科.png




     肾脏调控着身体的内环境与代谢平衡,是名副其实的生命之源。多年来,我院肾病科一直致力于肾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为无数肾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近日,在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公布的2024年度河南省临床重点专科名单中,市一院普通外科、消化内科、儿科、肿瘤科4个专科榜上有名,被评为河南省临床重点专科。市一院肿瘤科是平顶山市抗癌防癌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国家重点肿瘤疾病医学研究中心,主要包括肿瘤内科一病区(优越路院区)、肿瘤内科二病区(未来路院区)、肿瘤放射治疗科(优越路院区)三个病区,设有中原学者工作站,拥有9个亚专科,开放床位350张,是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重点科室。近年来,市一院肿瘤科不断引进新理念和新技术,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贯穿治疗全程,量身定制最合适的精准化治疗方案,为肿瘤患者带来康复新希望。

01

为病人着想

让方案更具性价比

肿瘤科一病区(优越路院区)

       3月5日,家住宝丰县的柴女士陪着患病的母亲来到市一院肿瘤内科一病区。她的母亲坐在护士台旁的椅子上打点滴,四五个小时就完成了靶向药物治疗+化疗,不用住院,随治随走。柴女士满意地说:“我们办的是日间化疗,很方便。”据她叙述,61岁的母亲曾做过卵巢癌手术,现在又转移至淋巴系统,目前正在接受医生推荐的靶向药物治疗+化疗,治疗效果很好。平时母亲和正常人一样生活,每隔21天过来治疗一次。同样在医院肿瘤内科二病区也设有肿瘤日间诊疗,可接待病人日间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实现“白天在院看病,晚上回家修养”的新型治疗模式。

       “肿瘤治疗技术发展很快,治疗药物也是日新月异,现在除了化疗、放疗,还有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我们坚持在规范化诊疗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一人一策。”病区主任井小会说,“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分期和分型,哪种方案对病人是最优方案,需要综合评估。”

       “我们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治疗理念,从循证医学证据上为病人提供性价比高的治疗方案。要抱着对病人负责的态度,让病人少走弯路。”井小会说,正是在这种理念指引下,近三年来病区年均治疗病人22213例,病床使用率95.5%,平均住院日8.45天,病人次均住院费用逐年降低。头颈肿瘤、胸部肿瘤、腹部肿瘤、泌尿肿瘤、妇瘤、甲乳肿瘤、放射治疗、肿瘤介入、血液肿瘤等9个亚专科遵循最新临床研究结果及指南规范开展各类实体瘤的放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对于疑难病例,各亚专科以MDT(多学科诊疗)制度为依托,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流程严格按照 MDT会诊意见执行。


02

新技术赋能

让治疗更加精准化

肿瘤科二病区(未来路院区) 
     
      春节前夕,市民刘晓丽(化名)因阴道持续出血一个多月到市一院妇科就诊,被确诊为宫颈癌。由于癌肿比较大,无法手术切除,她又到郑州相关医院找专家咨询,得到了同样的答案,刘晓丽遂转入市一院肿瘤内科二病区求治。病区主任王粉对她的病情综合评估后,制定了外放疗+化疗方案。不料,刘晓丽刚用上化疗药物就出现过敏休克现象。王粉立即调整治疗方案,将化疗改为后装腔内放疗。
      后装腔内放疗是王粉带领科室团队外出学习的一项放疗新技术。与传统的体外放疗不同,它利用三维图像引导技术,通过计量学体系严格控制射线剂量,将施源器置入子宫腔内进行近距离放疗,针对癌肿实施精准打击。装腔内放疗效果明显,刘晓丽的癌肿显著缩小,阴道出血也止住了。经过第一阶段的放疗,刘晓丽状况良好,已顺利出院。“这种内放疗模式实现了更精准的放疗,具有治疗时间短、患者痛苦小等优点,可用于宫颈癌的早期治疗或姑息治疗。”王粉说,我院在全市率先开展这项新技术以来已惠及多例患者。除此之外,王粉带领科室团队还开展了IMRT(调强放疗)、VMAT(容积旋转调强放疗)、SBRT(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多项新技术,让众多肿瘤患者获益。

肿瘤放射治疗科(优越路院区)    

      

       此外,肿瘤放射治疗科同样瞄准“精准治疗”发力,已开展图像引导的精确放射治疗、妇瘤后装腔内放疗、VMAT、SBRT等多项新技术。各病区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目前市一院肿瘤科整体实力已处于省内先进水平。


03

与专家合作

助推学科创新发展

      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与支撑。目前,市一院肿瘤科现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6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者21人,老中青人才梯队结构合理。为提高肿瘤专业人员业务能力,紧跟前沿理念与技术,近年来科室已选派14名骨干医师到国家级肿瘤中心进修学习。

      不仅“走出去”,还要“请进来”。2024年3月20日,市一院与中原学者、我国肿瘤学专家张毅教授合作设立中原学者工作站,搭建科研平台,促进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推动肿瘤科持续创新与发展。张毅教授是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首位中原学者,目前双方正在合作开展关于肺癌免疫治疗的科研项目。同时,张毅教授专家团队定期在市一院坐诊,让鹰城百姓足不出市就能享受到省级专家优质的诊疗服务。


来源|《平顶山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