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分专科赋能
消化诊疗提质
消化内科一病区团队(优越路院区)
消化内镜中心团队(优越路院区)
新技术占优势
让患者少受罪
电子消化内镜技术使用带有透视功能、照明设备及成像系统的电子内镜,经鼻或咽腔通过食道进入人体,可对食管、胃、十二指肠等消化道疾病进行直接观察、诊断与治疗。“因为是微创手术,所以术后患者创面少、恢复快,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消化内科二病区主任牛省利说,科室擅长消化病急救、危重症抢救及消化内镜操作,在我市率先开展了内镜下胃全层切除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术、食管狭窄的放射性切开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等新技术。其中,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和小肠镜技术在我市处于领先水平。
消化内科二病区团队(未来路院区)
去年底,83岁高龄的王奶奶因腹痛、恶心和“T”管脱落,前往市一院未来路院区求治。经检查,王奶奶左侧腹壁创面有黄色液体持续外渗且伴有水肿,胆总管下段有结石,肝内外胆管扩张明显,被诊断为胆瘘、感染性腹膜炎。考虑王奶奶高龄且病情危重,牛省利立即组织团队对她的病情进行评估,决定为其紧急实施ERCP取石术。ERCP取石术不用开刀,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病人痛苦小、并发症少及死亡率低、恢复快等优点,同时还可以保持胆管系统的完整性及生理功能。该技术于2023年至今,已在科室推行并开展了百余次。术中,牛省利成功为王奶奶取出两个黑褐色结石及脓性分泌物,并保证胆汁引流通畅。术后,医护人员给予其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治疗后,王奶奶病情稳定,恢复良好。
以匠心铸健康
以技术引领风向
新技术不仅提高了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还攻克了消化道出血、肝硬化、间质瘤等疑难杂症。截至目前,科室先后开展了600余次内镜下胃肠黏膜剥离术(ESD),用于治疗胃肠道间质瘤、平滑肌瘤、神经内分泌肿瘤、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已开展35次,大大提高了食管黏膜下良性肿瘤、贲门黏膜下良性肿瘤的切除效果,避免了消化道漏和术后感染的风险,提高了内镜治疗的安全性;小肠镜技术可对整个小肠进行完全、彻底的检查,进一步提高了消化内科在小肠出血病因、诊断及止血方面的治疗水平。市一院消化内科已实现门诊、病房与消化内镜中心的无缝衔接,一体化运营模式高效便捷,每年接诊患者近5万人次,开放床位108张,在电子消化内镜技术上处于我市领先水平,每年内镜检查及治疗两万余例,并多次派送多名医护人员在国内一流医院进修学习,以匠心铸就健康,以技术引领我市消化医学领域的新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