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市一院优越路院区心血管中心率先开展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将一枚重约2克、小如胶囊的心脏起搏器,成功植入一名94岁老人的心脏内。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刷新了我市起搏器植入的年龄纪录,也标志着医院以无线科技重塑心脏治疗的未来,将为广大心律失常患者带来更安全、更高效、更定制化的治疗体验,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为万千心律失常患者点亮“心”希望!
(太治愈了!以上视频请点击、了解)
今年94岁的谢爷爷家住市区,患冠心病已20多年。据其儿女叙述,近段时间老人常说乏力、嗜睡。9月20日,老人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家人为其检测发现心率每分钟仅30多次,遂急忙将他送至市一院优越路院区急诊科。
后心电图检查显示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39次/分,心动过缓,遂入住心血管内科二病区。经注射药物刺激治疗,老人病情未得到有效缓解,心内科二病区主任王晓琼给出了建议:“老爷子心跳次数过低,随时有心脏骤停的危险,建议安装永久起搏器。”
“这么大岁数,安装永久起搏器会不会有危险?有没有安全性高、手术创伤小的起搏器?”谢家儿女提出了心中的顾虑。“目前有一种先进的起搏器,不需要导线,只有胶囊大小,很适合老爷子安装。“王晓琼的话给谢家儿女吃了一颗定心丸。
王晓琼解释说,正常人心脏每分钟搏动60-100次。如果心脏传导系统发生异常,则可能低于60次/分,这时称之为心动过缓。起搏器治疗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治疗心跳过慢的有效疗法。考虑到这位患者已94岁高龄,且心肺功能差,实施传统起搏器植入手术的话,出现感染、血气胸、急性心衰等并发症的风险非常高。因此经综合评估,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最终为老人选择了目前最先进、体积最小的Micra无导线起搏器进行植入。
“与传统起搏器相比,无导线起搏器具有‘无囊袋、无电极、无切口’的特点,它的重量不到2克,只有一粒胶囊大小,直接植入患者心腔内,杜绝了导线磨损、囊袋感染的风险,大大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王晓琼进一步解释。10月1日上午,经过精心准备,在市一院副院长、心内科专家于维雅和优越路院区心血管病中心主任王耀辉的指导下,王晓琼带领团队顺利完成了双腔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手术在局麻下进行,全程用时不到1小时,从患者右侧股静脉入针,切口不足1cm,通过导管将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到老人右心室的目标位置。



术后谢爷爷恢复良好,心率设定为50次/分,他还自述道:“这心脏里放了个东西,咋没有一点感觉呢”。10月13日下午,副院长于维雅、优越路院区心血管病中心主任王耀辉、王晓琼等专家来到病房看望时,老人气色红润,精神状态很好,他激动地握着于维雅的手说:“谢谢,谢谢!你们真是好专家,好技术呀!”谢爷爷的女儿也感动地说:“手术非常成功,老爷子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了,非常感谢医护人员!”

一审一校丨付睿
二审二校丨王耀辉、王晓琼
三审三校丨于维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