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今天是:
院长微信
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资讯
【援非专栏】援埃塞俄比亚中国医疗队队员刘晓瑞成功完成一例高难度白内障手术
发布时间:2025.10.15            发布人: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手机阅读本文
字号调整:
图片
 题记    
图片

      2025年6月28日,第26批援埃塞俄比亚中国医疗队一行16人抵达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开启为期一年的医疗援助任务。其中,9名来自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业务骨干肩负重任,成为此次援外医疗的重要力量。他们秉承“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在抵达受援医院——提露内丝北京医院后,积极适应、迎难而上,迅速投入工作,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履行援外使命。让我们一起走进援非医疗的一线,感受那些关于初心与使命、坚守与奉献的故事。




      “我又能看清女儿的脸了!”术后第一天,来自亚的斯亚贝巴的患者眼眶湿润,紧握着刘晓瑞医生的手,用阿姆哈拉语激动地说道。在埃塞俄比亚高原明亮的诊室里,第26批援埃塞俄比亚中国医疗队眼科医生刘晓瑞,又一次为这片土地上的患者,点亮了清晰的世界。

患者术后一天与刘晓瑞医生合影

当白内障遇上“假性囊膜剥脱”

      这不是一例普通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瞳孔难以充分散大,术中还可能进一步收缩,使手术视野更加受限。更复杂的是前囊膜情况——表面覆盖着剥脱物质与一层半透明薄膜,使其质地极度脆弱,镊子轻触即可能引发放射状撕裂。一旦撕裂延至周边,将导致悬韧带断裂,手术难度陡增。此外,后囊膜同样薄弱,易在术中破裂,导致核块或皮质坠入玻璃体。由于晶体悬韧带因剥脱物质沉积而弹性下降,晶状体存在偏位、半脱位等风险,囊袋稳定性差,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玻璃体脱垂、晶状体坠落。这手术的每一步,都如行走在暗礁,危机潜伏于手术刀之下,挑战藏匿与呼吸之间。

在“易碎”的眼睛里重建光明

     在埃塞俄比亚的医疗现场,设备维护、耗材保障与每一次显微操作,都考验着中国医生的专业与耐心。而让这场手术更加充满变数的是,患者因紧张而憋气、眼睑紧闭、眼球转动,眼压随之升高,导致手术空间——前房,一度消失这意味着后囊膜与核块、超乳针头几乎紧贴,任一微小动作都可能戳破后囊,引发玻璃体涌出或核块坠落的严重并发症。

     千钧一发之际,刘晓瑞稳住心神、迎难而上,她以极精细的节奏控制与熟练的手法,在“易碎品”上细致操作,迅速重建前房,将边缘危机一步步拉回常规轨道。最终,这例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顺利完成,患者视力从术前0.1提升至术后1.0!

     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中非之间信任的积累。“每次揭开纱布,看到患者的笑容,就是我们对最大的回报。”刘晓瑞说。

患者术后一周与李文队长、刘晓瑞医生和主治医生Dr.Beth(贝丝医生)合影

队员简介:

刘晓瑞,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擅长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多焦点晶体植入术、青光眼手术、眼睑肿物手术、眼整形术及眼底病的诊断与治疗。     

一审一校    王俊豪

二审二校    刘晓瑞

三审三校    李文、付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