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今天是:
院长微信
您的位置 : 首页 > 科室介绍
科室介绍
返回
脑血管病病区

 脑血管病区位于未来路院区住院部B区8楼。科室在脑血管病的诊治、健康筛查、卒中健康宣教等方面具有特色技术和丰富的经验,率先在我市设立脑卒中超早期神经功能重建单元,利用智能手段虚拟现实,通过外骨骼机器人等先进设备,助力患者神经功能重建。

 科室设置有缺血性脑血管病、出血性脑血管病、静脉窦血栓性疾病、颅内动脉血管炎、脑血管性痴呆以及超早期神经功能康复评定及治疗等亚专业,主要擅长对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静脉窦血栓形成、心源性脑栓塞、静脉溶栓、中枢性系统血管炎、血管性痴呆、蛛网膜下腔出血、烟雾病、脑淀粉样和超早期神经功能障碍等疾病的诊疗。

图片16.png

图片17.png

图片18.png

特色鲜明的超早期神经功能重建单元  


 脑血管病病区是医院脑卒中超早期神经功能重建单元,通过引进国家杰出青年、北京宣武医院副院长郝俊巍教授团队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理念,致力于脑卒中超早期神经功能重建。 该项技术的特点一是“超早”,发病24小时内尽早开展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二是“智能”,利用人工智能手段虚拟现实,通过外骨骼机器人、天轨系统、平衡站立评估训练系统等设备,进行患者可耐受的治疗性神经功能重建,实现最大程度的恢复功能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诊疗特色包括下面三个方面:1、外骨骼机器人辅助超早期训练。通过外骨骼机器人为肢体训练提供引导和辅助,体现了神经重塑中的“早期”“足量强化”,为早期功能训练提供可能,实现人力难以达到的足量重复强化训练。

 图片19.png

2、天轨系统。为早期体位转移、坐立位训练、步行训练、日常活动能力训练等提供条件,改变了以床上训练为主的传统方式,实现了早期离床和提高活动能力为导向的训练。

 图片20.png

3、虚拟现实。通过计算机虚拟多种训练环境,提高患者训练沉浸感,增强训练依从性,实现了神经重塑要素中的“任务导向”、“丰富训练环境”、“视听觉反馈”等,较传统训练能更好地提高患者主动参与训练的积极性,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图片21.png

 

科室介绍

  

 图片22.png

 脑血管病病区现有医护人员14人,医师和康复治疗师均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职称1人。

 


科室专家
杜迎春
脑血管病病区
副主任医师,科主任
详细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