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季伊始,万物新生
可是孩子的身高怎么还不见长?
体重是否超标?
是不是提早发育了?
如果您的孩子有类似困扰
4月13日(周六)
市一院未来路院区
儿童生长发育义诊活动等您来!





4月13日(周六)
上午:8:00-12:00 下午:2:00-5:00


未来路院区
门诊楼三楼三诊区
儿童生长发育、肥胖门诊







丁红霞
内分泌代谢科二病区
副主任医师
2005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医学院,2011-2012于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研修学习一年,2023年10-12月在河南省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病科进修。擅长矮身材,性早熟,儿童肥胖,青春期发育异常,糖尿病,甲状腺等疾病。


扫描下方二维码
进入群聊即可报名参加☟
温馨提示:报名成功后活动通知开启更便于及时接收通知







孩子骨龄如果明显大于实际年龄,不仅会在成长发育期面临激素水平异常,还会有预期身高变低、过早停止发育等危机。



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长高,喜欢给孩子吃一些补品,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性激素,长期服用可导致血液性激素水平上升,造成幼儿期骨龄发展过快、骨龄比实际年龄大。

肥胖者由于脂肪多,可产生更多雌激素,进而促进生殖系统发育,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
那是不是骨龄越小越好呢?
并!不!是!
虽然骨龄越大,生长潜力越小,骨龄越小,生长潜力越大,但并不是说骨龄越小越好。骨龄偏小,意味着孩子可能患有生长激素缺乏、甲状腺机能减退等疾病。
这些疾病会导致孩子骨龄延迟,身高增长缓慢,生长发育迟缓,不仅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身高增长落后,成年后的身高同样会低于同龄健康孩子。此外,部分孩子还会因为身高不足而患心理疾病,对今后发展更为不利。

骨龄偏大1岁,少长7厘米?

孩子出生后身高平均增长幅度为:
✿0-1岁:年增长25-27厘米
✿1-2岁:年增长11-13厘米
✿2-3岁:年增长8-10厘米
3岁以后直至青春期前,每年身高增长约5-7厘米(所以说,骨龄偏大1岁,身高可能少长7厘米)。
进入青春期后持续2-3年,平均每年增长约8厘米(第一年增长最快,之后逐年递减),整个青春期身高平均增长25厘米左右。
一般女孩是9.5岁,男孩是11.5岁进入青春期,需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女孩在7.5岁前、男孩在9岁前突然蹿个儿,女孩出现乳房发育,须警惕性早熟,性早熟也可能让最终身高打折扣。
身高“早长早停”,骨龄小,身高的潜力和调整空间就大!对于父母和孩子心中的“理想身高”而言,骨龄大骨骺线闭合的时间也会较早,这就意味着孩子生长发育的时间和空间都缩小了。
而孩子的骨骺线一旦完全闭合,就意味着孩子的身高将定格,再也没有机会改变了。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们普遍不缺营养,再加上升学压力的影响,孩子们的运动量和户外活动普遍偏少,更容易长胖。
体重增长后,脂肪中的芳香化酶会增加人体内雌性激素的产生,而雌性激素又会加速生长板老化,导致骨龄提前。


青春期发育的男孩早于9岁、女孩早于7.5岁,就可诊断为性早熟。早熟的孩子,会提前分泌性激素,也会让骨骼提前发育,缩减本该有的生长空间。


缺乏运动的孩子会面临脂肪堆积,另一方面长期过量运动带来的睡眠质量下降或乳酸堆积,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长身高。
身高管理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科学地监测和干预,孩子也不可能在一年之内就长到理想的身高。
这就需要我们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留心孩子的生理变化,如果有肥胖或早熟倾向,喜欢宅家不爱运动,或者经常运动过量出现肌肉酸胀的孩子,建议家长尽快带孩子去测骨龄。


骨龄和身高体重一样,是儿童生长发育的指标之一,应该定期监测。一般根据小孩青春发育情况,半年到一年测一次骨龄比较好,特殊情况下如某些内分泌疾病或骨龄变化迅猛者甚至应三个月监测一次。
